多數人認為企業家們根本不會有懷疑自己的時候。企業家的身上似乎就散發著自信的氣息。他們身上那股不懼風險和擁抱挑戰的精神在吶喊著:“我能做到。我能戰勝一切困難。”
心理學研究表明,以下心理現像對樹立自尊很有好處,也非常典型:
當人們向外界展示一個理想的“自我”時,他們會漸漸相信這就是真實的“自我”。一個渾身書卷 氣的技術員在出道時可能因自我質疑而惶惑,而一旦他投身於項目,有了使命感,他就會產生一種自信,沉浸在一種天降大任的感覺裡。在多數情況下,此言不虛。不過有時候我們投射出的自我會受到來自現實的挑戰。一般來說你可以輕易地無視這種挑戰,不過如果你是一名遭受自我質疑的巨大痛苦的企業家, 可能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企業家投入了大量時間來投射一個自信的心理形象,一旦產生自我質疑,其痛苦將是毀滅性的。如果一個社會有著“猶豫就是失敗”的信 條,那麼猶疑不決將會給你帶來雙重傷害:首先,你的公眾形象會受損;其次,自我質疑會讓你對企業建設過程中的小問題變得草木皆兵。
質疑自己 的企業家就像是《綠野仙踪》裡的巫師終於發現小狗托托扯下了他暗箱的簾子一樣,羞赧,恐懼,就連撲克王國的議會都要跟著顫抖。生活中發生的事永遠不可 能像小說裡那麼糟,但我光這麼說,沒人會聽我的。為了幫助企業家在無法躲避自我質疑的痛苦侵襲時能夠輕鬆走出不安情緒,我整理出五大消除自我質疑或者坦然 接受自我質疑情緒的方法:
假裝很厲害。要讓企業家認識到自我質疑不是什麼大事是很困難的。作為一群天生排斥權威控制的怪人,他們厭惡被任何東西左右,即使是受自己的感受左右也不行。正因為如此,企業家應對自我質疑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裝得好像它根本不存在一樣。
只要你對羅納德·裡根(Ronald Reagan)的第一個總統任期還有印象,你就會記得里根只是秀了一下自信就贏得了1980年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我不知道裡根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共和 黨競選辯論之前是什麼心理狀態,但我知道他去的時候已經將所有可能的不自信都隱藏得深深的。辯論期間當主席打斷他的講話,試圖控制辯論進程時,裡根喊道: “我在這裡講話是付了錢的!”就此,裡根無敵自信的形象就已經深入人心。
問題是,裡根在公開場合大喊大叫,就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登陸硫磺 島的標誌性舉旗照一樣,多數人一看就覺得是擺拍的。裡根這句付錢演講的話是從斯賓塞·屈塞(Spencer Tracy)主演的電影《聯邦一州》(State of The Union)里山寨來的。斯賓塞在片中飾演的角色在演講被打斷時說了這句話,裡根背得一字不差。
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吹出快樂的曲調》中唱道:“欺人終究成自欺。”這話很有道理。想要打倒自我質疑,你就要裝得躊躇滿志。在短期內你會感覺非常棒。至於自我質疑的根源,你將來總是有機會再去總結。
完全沒有自我質疑等於剛愎自用。
自我質疑迫使你對自己多說幾個“萬一”,它迫使你重新檢驗那些原以為準確或適當的結論。你要是被這些“萬一”打倒了,那你就失去了行動力;失去行動力對企業 家來說等同於判了死刑。但如果你完全拒絕這種拷問,你就落入了完全憑藉往日經驗採取行動的怪圈,這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以成見來指導行動。
我 們之所以會有成見,是因為它能保護我們免受傷害。比如看到蛇就應該相信直覺趕快跑,除非你是個研究爬行動物的專家。然而從另一方面看,一味地拒絕質疑會讓 你錯失成長的機會。不加懷疑地按照成法慣例來行事固然可以讓你免於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思辯,但這種做法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世事無常”的真知相左。假 如忽視這個道理,你的企業不久就會像老爺收音機一樣遭到淘汰。
切忌一個人胡思亂想。
企業家總是自視為商界自力更生的孤膽奇俠,所以他們都特別怕丟面子。當他們對自己產生懷疑時,常常不會與同行交流,因為他們認為只有自己才這麼沒出息,如果讓別人知道了簡直是難堪到死。沒有什麼比這種想法更具有自我毀滅性了。
當 你頭一回感到猶豫不決的時候,找些同樣也是企業家的摯交好友,問問他們懷疑自己的經歷。你會發現自我質疑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而且就跟棒球大聯盟球手擊球水 平遇到低谷一樣容易克服。如果你能對這種情緒一笑置之,那麼它就只是一種不重要的心理波動而已,如果你真的把它當回事,那麼後果就很嚴重了。
假如你做不到一笑而過,又沒有鐵哥們來安慰你,那你就有可能覺得自己確實沒出息,跟當年那些滿懷自信、引領了IT技術革命的創業者根本沒法比。如果 你真的遇到了這種情況,去買本羅伯特·克林格利(Robert X. Cringely)的矽谷創業勵志書看看。他書裡那些戰戰兢兢的書呆子日後怎麼得成大事的故事可能會對你有所啟發。
質疑能讓你發揮最佳水平。
每 個獲得過成功的人都會告訴你,認真對待質疑會讓你做得更好。好比美國的汽車租賃市場已經被老大赫茲公司(Hertz)和老二安飛士公司(Avis)爭得你 死我活,而你若想要切入這個市場,就必須加倍努力來不斷改進你的產品。假如業界老大沒有自我質疑的意識,它就會依照“只要管用就湊合著用”的原則來進行運 營。我想不到還有什麼比這更能導致一家成功企業的衰亡了。
把自我質疑看作一種美德。
我最喜歡這種方法。 《舊約·箴言》裡說道:“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懂得了這個道理,你就能面對自我質疑的問題了。
自混沌初開以來,先賢就向世人警示了傲慢——亦即自信的過度膨脹和適度謙虛的缺乏——的後果,但人們卻沒能聽取這條訓誡。大家都聽過《伊索寓言》中龜兔賽跑的故事,但我們還是保持著僵化的看法:慢吞吞的烏龜就是傻不拉唧,自信的兔子就是那麼酷那麼帥。
這樣的看法錯得不能再錯,尤其對企業家更是如此。伽利略說過:“懷疑是發明之父。”像烏龜那樣慢慢爬吧,坦然面對你的質疑,你當前程似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