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星島日報)沸沸揚揚的第64屆康城國際電影節於5月22日法國當地時間晚上8時落下了帷幕,各項大獎找到歸宿。《生命之樹》戰勝之前得獎呼聲頗高的《安納托利亞往事》和《單車少年》,奪得金棕櫚。而《安納托利亞往事》和《單車少年》則以雙黃蛋的形式,分享了評委會大獎。影帝花落黑白默片《藝術家》的主演讓-杜雅爾丹,影后桂冠則由《憂鬱症》的克里斯汀-鄧斯特獲得。
導演缺席製片人代領大獎
金棕櫚花落泰倫斯-馬利克的《生命之樹》,該片的導演泰倫斯素來不出席任何發布會,他甚至在當晚缺席了電影屆最高榮譽的象徵——金棕櫚的頒獎,而由製片人代領。評委會主席羅拔狄尼路在發布會上點評這部影片時說:「它的風格、理念和金棕櫚最為切合,所以我們選中了它。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其他的影片也同樣精彩。」
事實上,這是一部有人歡喜有人噓的作品,從放映一開始,就將影評人分做兩極陣營。40多年職業生涯中只有5部電影作品奉獻,泰倫斯真正創造了康城話題。在極度個人化和風格化的作品中,他將對個體成長的體驗,對宗教的博愛和宇宙生命起源融匯貫通,用意識流和超現實的畫面來展現。這樣極端的手法令找到同感的人驚為天人,不能走進他世界的觀眾則會將其拒之門外。所以,最後的金棕櫚,你可以拍手稱讚或者抗拒歎息,卻是一個不難以理解的結果。
康城再現「雙黃蛋」
奪金棕櫚獎呼聲頗高的《安納托利亞往事》和《單車少年》成為康城有史自1994年後再次並列評委會大獎的影片(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和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烈日灼人》)。《安納托利亞往事》導演努里比格錫蘭在致獲獎感言時表示:「我的電影不容易看,謝謝這部電影獲得評委會認可。電影很長,又是最後一天才放映,我一度擔心大家看不下去,謝謝大家。」他還表示希望自己的得獎能推進土耳其年輕一代導演的進步。
而《單車少年》的導演達內兄弟曾獲得過兩次金棕櫚,這次與大獎失之交臂,他們表示:「我們沒有失望,只有驚喜。」《安納托利亞往事》和達內兄弟的《單車少年》,此前都被看好是金棕櫚的有力競爭者,結果並列獲得僅次於金棕櫚的評委會大獎,成為今年參賽影片高品質、難以裁決,以妥協結局的典型例證。並列排名,無疑是分散了獎項的分量。
影帝「無言」 影后爆冷
今年,意大利的兩部力作強勢出擊康城,《教宗誕生》、《為父尋仇》均收穫好評,其中主演辛潘和蜜雪兒-皮寇里均被看作影帝大熱門備受關注。不過,他們卻被東道國的讓-杜雅爾丹摘走了影帝稱號。杜雅爾丹在黑白默片《藝術家》中出任男主角,全片一言未發,純靠肢體與面部表演勇奪金棕櫚,成為一段佳話。
克里斯汀-鄧斯特憑藉《憂鬱症》中的演出奪得了影后桂冠後,卻缺席發布會。有傳言稱這是因為影片導演拉斯馮提爾因關於納粹玩笑而被驅逐康城後,主演鄧斯特擔心會有刁鑽問題而故意迴避公開面對媒體。影后的歸屬在評獎中頗有爆冷之感,《我們需要談談凱文》裏的蒂爾達-斯文頓,對一個經歷了人生悲劇的母親的出色表演,讓她從一開始就被推到康城影后候選人第一線。
然而,幾乎沒有遭到任何記者和影評人置疑的影后資格,最後卻授予了克里斯汀-鄧斯特。這一點雖然受到媒體爭議,但苦於新晉影後和該片導演都缺席發布會,讓記者們苦於無處發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