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 巴基斯坦電影產業的大本營位於拉合爾市(Lahore)﹐因此俗稱“勞萊塢”(Lollywood)﹐其最為人所知的是通俗易懂的女子落難和善惡分明的情節。而最近上映的一部影片敘述的則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和兩性人這樣極具爭議性的話題﹐在巴基斯坦國內引起了出人意料的轟動。
Fuzzal Ahmad
曼扎爾‧瑟赫拜(Manzar Sehbai)在影片《Bol》中飾演哈基姆‧薩希伯(Hakim Sahib)。
這部電影名為“Bol”。“Bol”是烏爾都語﹐意思是“說話”。其導演、劇作和製片人都是巴基斯坦知名的電影人索艾博‧曼蘇爾(Shoaib Mansoor)﹐預算為1000萬巴基斯坦盧比(約115,000美元)﹐於6月底上映。雖然官方的數字很難獲得﹐但據製作方估算﹐該片首映第一週的國內票房便已達到了2,200萬盧比。《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巴基斯坦新聞社(Pakistan News Service)等媒體報道說﹐該片在頭幾週的收入很可能就可突破最近由風行一時的印度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創下的票房記錄。
該片的故事情節圍繞哈基姆‧薩希伯(Hakim Sahib, 曼扎爾‧瑟赫拜(Manzar Sehbai)飾)展開。哈基姆是拉合爾市一名虔誠的教徒。婚後﹐妻子先後給他生下五個女兒﹐但他渴望有一個兒子。
後來﹐妻子終於給他生下一個兒子﹐起名為賽弗(Saifu)﹐但他們發現﹐這個新生兒既有男性生殖器﹐也有女性生殖器。在巴基斯坦﹐這種通常被稱為陰陽人的孩子備受歧視﹐往往一出生即被遺棄。賽弗雖然仍舊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倍受冷落。十幾歲時他被幾個卡車司機強奸後﹐父親殺害了他。故事的另一條主線則是﹐哈基姆要努力協調自身的傳統價值觀和他幾個獨立性很強的女兒之間的分歧。
瑟赫拜在一次採訪中說《Bol》是“一個意義非常、令人難忘的體驗”﹐它的主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但在巴基斯坦文化中諱莫如深。“觀眾很難愜意地靠在座位上﹐輕鬆地欣賞它、看明白它﹐再輕鬆地走出電影院。”
他說﹐有的觀眾告訴他﹐他們已經看了五遍這部電影﹐“但還是沒有徹底看明白。我敢說﹐這說明﹐觀眾觀念上的變化存在著巨大的潛力。”
Fuzzal Ahmad
胡麥瑪‧馬里科(Humaima Malick)在影片《Bol》中扮演賽弗的姐姐翟努波(Zainub)。
有人批評曼蘇爾﹐說這部電影描述了伊斯蘭教的偏執。影片公映之後﹐拉合爾出現了很多將曼蘇爾比作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小冊子──二十多年前﹐拉什迪作品《撒旦詩篇》(The Satanic Verses)的出版在穆斯林世界里引起了軒然大波﹐伊斯蘭宗教領袖發佈了追殺拉什迪的命令。
自從《Bol》公映之後﹐曼蘇爾一直保持低調﹐沒有對公眾提出的相關問題給予任何回應。不過這並非他第一次被捲入爭議。2007年﹐他執導的第一部票房大片《以上帝之名》(Khuda Kay Liye)就將主題選定為伊斯蘭教和後911恐怖主義。
《Bol》的製片和選角助理烏斯曼‧加富爾(Usman Ghafoor)曾經在當地媒體上這樣評論這部電影﹐“不幸的是﹐這樣一部發人深省的電影竟會帶來各種偏執的反應。影片……表現了一場沖突﹐但是從來沒有試圖給觀眾強加某一種觀點。”
扮演賽弗姐姐翟努波(Zainub)的演員胡麥瑪‧馬里科(Humaima Malick)說﹐《Bol》講述的是發生在很多巴基斯坦家庭的故事。她出演了影片中的幾個關鍵場面﹐她在影片中的角色多次在父親面前幫賽弗說話。
她說﹐“每個巴基斯坦女性都可以從我扮演的角色上找到她們自己的影子。這部電影是關乎國民性的﹐我扮演的翟努波反映了巴基斯坦女性的某些典型特徵。”
扮演賽弗另一個姐姐的馬西拉‧克漢(Mahira Khan)說﹐“這部影片觸及了我們社會(的一些問題)──婦女受壓迫、有關女性行為舉止的陳規陋習、對兩性人的排斥﹐等等。翟努波這個人物徹底否定了社會灌輸給我們的有關宗教和禁忌的各種規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