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賽」片威城首映 魏導:藝文力量大過政治

(World) 藝術的歸藝術,政治的歸政治!這是「賽德克‧巴萊」導演和威尼斯影展主席穆勒的共同心願,但現實狀況卻沒那麼簡單?「賽德克‧巴萊」1日在威尼斯影展中拔得頭籌,成為第一部曝光的競賽片,但除了片中感人的原住民抗日情感,還有一個大家共同矚目的話題─「賽片的出品國, 究意是中華民國、台灣、中國台灣、還是中華台北?影展前主辦單位的多次更改出品國名,激發了台灣民眾的眾多反應,現在終於站在風暴的中心,魏德聖導演的心 情,在首映成功的甜蜜後,還有一些複雜的酸楚味。
日前影展主辦單位將「賽德克‧巴萊」出品國標示為中國台灣,中華民國駐義大利代表賴建中向主辦單位 表達,出品國應正名為台灣,也應比照其他入圍電影國的待遇,在現場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否則台灣人民難以接受,但主辦單位表示,將出品國改為奧運模式的中華 台北已是「最大善意」,這是台灣在國際比賽中慣用的模式,實質也很清楚指的就是中華民國。
從出國前「好像被性侵」的談話,到了影展現場映後 的訪談,魏德聖一直擺不掉媒體這個如影隨形的提問。面對這個話題,魏德聖自有他的見解,知道媒體一定纏著這個問題不放。魏德聖回答前就開玩笑的表示,「我要開始發表演講囉!」引得現場媒體哈哈大笑,但玩笑之後,魏德聖正色的說:「藝文的力量是遠大於政治的力量,而且可以擴及全世界,有些思想是管不住的,那 就讓它開花、綻放吧!」
魏德聖表示,全世界最漂亮的地圖就是空照圖,那是整個地球的真實面貌,而全世界有一張最醜陋的,就是把地圖切成一塊 一塊的不同國界,「是誰在地上畫線?就是政治人物在地上畫線。」魏導充滿「安那其主義」(無政府主義)思想的發言,其實只是想強調藝術是無國界的,進到電 影院中,請大家把「政治」先擺在一邊,先好好體會藝術的美好。至於出品國名引發的風波,他說,很多事只能先不看、不想,只要認清目標在那裡,就朝那個方向 前進,即使過程中會跌倒,只要知道出口是存在的,就不會迷失。
昨天還有另一個人很怕台灣媒體問這個問題,那就是影展主席麥可穆勒。穆勒在賽 片映後立刻趕往另一個影展首日重點,天后瑪丹娜首度執導的熱片首映會,但為了表示對「賽德克‧巴萊」的重視,映後中華民國駐義辦事處為賽片主辦的「台灣之 夜」派對,邀請了歐洲媒體與會,穆勒也特別在派對結束時趕到現場,正好遇到準備離開的魏德聖,穆勒熱情的拉著魏導的手表示,「真的是很好的一部片子」。
但 一旁的媒體沒讓穆勒閒太久,包括駐義代表賴建中及來自台灣的記者,紛紛對出品國為何更改提問,向來有「老狐狸」稱號的穆勒見慣大場面,話鋒一轉就對著魏德 聖說:「我知道你馬上就要趕回台灣參加總統府前賽德克‧巴萊的台灣首映,但我們要保持密切連絡,到時候你回來,就可以帶著國旗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