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旅界指文化差異 歐美客不懂港電影

    (singtao) 倘若將尖沙嘴星光大道與荷里活的星光大道比較,除了明星手印不同,整個環境氣氛亦有差異。有旅遊界認為,大道是內地客和東南亞旅客必遊景點,但歐美旅客多數只認識李小龍和成龍等國際級影星,對介紹香港電影歷史的星光大道不感興趣,是文化差異所致。
    尖沙嘴星光大道在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揭幕時,當時旅發局預期每月可吸引五十萬人次專程來參觀。如今被CNNGo評為令人「失望」的景點,旅遊界亦抱不平。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指,星光大道的背景是無敵維港景色,「背景太靚,星光大道自然失色,試問其他星光大道有無維港咁正?」     對於攝影攤檔被指影響旅客感官,又認為不夠休憩空間,胡兆英認為見仁見智,「當然拉客手法值得檢討,但任何一個景點都有攝影攤擋,有旅客的確想留倩影紀念一下,亦有其存在價值,難道不讓他們做生意?」     他認為,尖沙嘴星光大道的定位,較多針對內地和東南亞旅客,他們對港星較有認識,例如看看「如來神掌」曹達華、「慈善名伶」新馬師曾、甚至劉德華和梅艷芳的手印。這是內地團和自由行都必到景點,日間看維港加星光大道,晚上看夜景加幻彩詠香江。     他指出,歐美旅客不感興趣,主要是不認識香港電影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