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台法電影合作 巴黎座談開路

法國文化部長密特朗提議與台灣進行電影合作,台灣業者鼓掌叫好,並視電影處副處長田又安本週到巴黎,與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座談,為台法電影合作跨出積極的一步。
巴黎電影節4日到6日舉辦台法電影環境座談會,田又安將在會中講解台灣輔導電影產業補助辦法。法國官方有國家電影中心、大巴黎地區電影委員會等參與,讓台法雙方認識彼此的電影製作環境。

法國於2010年和中國大陸簽訂電影合資協定,未來中法合資電影在各自國家都可被視為本國電影。

蔡明亮電影執行製作王琮表示,中國電影發展走向朝大集團出資,製作大型商業電影為主流。而法國電影傳統重視文藝片,與台灣長期走創作電影、高度自由發展的環境較為相似。

他說,中法簽訂合資合製電影協議,便利兩地資金、人員流通,將吸引法國電影界與大陸合作。

熟悉台法雙邊電影環境的王琮表示,台灣企圖創造有利的投資電影環境,但缺少台法合作框架,難見成效。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5月訪法,在會見密特朗(Frederic Mitterrand)時,密特朗主動提及認識台灣的電影導演侯孝賢、蔡明亮等人,並提議願與台灣合作拍片。

消息傳出,台灣電影界人士非常興奮,但一直詢問不到接續動作。事實上,明年台灣文化部成立後,將接管電影業務,但是目前電影主管機關是新聞局。

在密特朗、盛治仁會面後,法國文化部國際合作部門積極邀台灣官員進一步會談。駐法代表呂慶龍領軍,率新聞、文化主管一起出席會議。台灣官員當面提議,研究雙方簽訂合作協議。

官員表示,將多方詢問國內電影界人士意見,再議細節。

台北不願具名電影界人士表示,非常期待可與法國簽共同互惠合作協議,可望涉及包括減稅等措施,有助降低製作成本,對台灣電影而言是利多。

這名電影工作者指出,侯孝賢10年前就提出,台灣要注重發展跨國合資製作電影。但這個老話題至今卻還是新議題。

法中簽訂共同合製電影協議後,讓台灣電影創作界感受到壓力。王琮說,中國對創作限制多,連懸疑片、鬼片也不准拍,法國製片買了這類故事,也沒法拿到中國拍攝,而台灣卻是馬上可推薦合適的導演。

他私下表示,然而台法間沒有協議,合作拍片沒有任何吸力。

台法近來年合作電影作品有:侯孝賢「紅氣球」、及蔡明亮「臉」等片。這兩案將在本週台法電影座談會中,拿來做個案分析。(中央社巴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