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Business-電影加服裝 美邦跨界賺錢


(旺報-中時電子報)競爭者步步逼近,美特斯邦威(簡稱美邦)的營收壓力也逐步增大。區隔化市場、調整經營策略成了美特斯邦威不得不的改變,而從近期該公司的種種舉動看來,攜手文創電影,創造服飾品牌價值正成為美特斯邦威下一個階段目標。

 陸媒《經濟觀察報》指出,日前美特斯邦威宣布和美國夢工廠動畫電影公司簽訂為期3年的協議。這起協議,也是中國第一家公司聯手好萊塢的行銷合作案。協議底定後,未來美特斯邦威將取得夢工廠旗下所有電影的排他性合作,透過電影的加乘效應將有更多的互動和資源合作。
 這起和夢工廠簽署的戰略合作,只是美特斯邦威的第一步。報導指出,美特斯邦威還將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簽訂為期5年的合作協議,此外也將獲日本三麗鷗公司「HELLO KITTY」為期3年的授權。
 首用代言成果豐碩
 成立於1995年的美特斯邦威,從2000年開始就開始引進廣告代言人方式帶動品牌知名度。當時,就曾請來知名港星郭富城擔任品牌代言人。儘管此舉讓美特斯邦威砸下數千萬元,但從最終結果來看,美特斯邦威在次年也開始見到成效。
 陸媒《商業價值》就細數該公司品牌行銷的特點,尤其在2001年成功以代言人換得公司營收成長後,美特斯邦威用代言人的行銷手法更不遺餘力。其 中,主打年輕消費族群的子品牌ME&CITY就曾邀請邀請美國知名連續劇《越獄》男主角、《魔戒》要角奧蘭多·布魯代言。
 但這也是行銷的手段之一,最終,美特斯邦威還是在尋求宣傳力度更大的品牌行銷方式。這回,他們看重的是電影裡頭置入手法與貼片廣告。
 攜手電影 大打品牌行銷
 這回和夢工廠的合作案,並不是美特斯邦威頭一回和好萊塢接觸。從2006年開始,當《變形金剛》投入拍攝時,美特斯邦威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希望 能夠透過電影合作,行銷品牌,但最後卻因時間過於匆促而未能成功。雖然首次的試水並未成功,但卻也意外地替美斯特邦威爭取到更多時間,構想如何打入好萊 塢。
 事實上,美特斯邦威也是製作《變形金剛》的製片公司派拉蒙首度面對要求合作的中國企業。此前,派拉蒙接觸的合作公司多半是通用汽車、可口可樂等跨國品牌。因此,面對鮮少接觸中國企業的電影製作公司,美特斯邦威想要透過電影置入廣告的手法,挑戰自然不小。
 2008年下半年《變形金剛2》開拍當下,美特斯邦威又開始積極籌備,並做了詳細規畫。儘管遊說工作持續,但中間甚至也一度傳出該片廣告權已簽給其餘國際品牌。在事情並未底定前,美特斯邦威卻更積極的與片商接觸。在長達幾個月的接觸後,事情在該年年底有了轉機。
 當時,《變形金剛》製片派拉蒙製作人正在上海南京東路。他被大幅美特斯邦威的標誌所吸引,因此就進入店面參觀。於是,在《變形金剛2》重啟和美特 斯邦威談判,並在相關人員參觀店面後,美特斯邦威就成為引進《變形金剛》版權中國特許權的本地品牌。2009年上映的《變形金剛2》中也有出現噴著 「Meters/bonwe不走尋常路」車身廣告的貨車在路上飛馳而過,以及「Meters/bonwe美特斯邦威」的巨大路牌廣告。
 除了電影裡頭的置入行銷,美特斯邦威又利用變形金剛版權持有方──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與孩之寶(Hasbro)公司獲得的授權,進行了一系列的後產品開發。
 自此,《變形金剛2》的製片方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授權,美特斯邦威成為《變形金剛》系列服飾中國唯一品牌合作方,可在服飾產品中使用其字體、標誌、人物等形象。從零售終端、網絡、雜誌到電影院,舉辦促銷活動放大量廣告,共賣出100多萬件。
 好的開始 帶動合作
 這起美特斯邦威和好萊塢的初次合作,最終也以「投資1元,收益1元」的完美結局作收。這種既能搭車宣傳獲得更多曝光機會和知名度,又能對自身產品設計提供更多素材的模式確實一舉兩得。對美特斯邦威,《變形金剛2》只是起點,自此也連帶促使美特斯邦威以此模式,進一步規模化的計畫。而這回成功,也讓接下來美特斯邦威和夢工廠洽談過程順暢許多。
 美特斯邦威品牌營銷中心高級經理周龍表示,「《變形金剛》案例之後,我們與夢工廠的洽談就容易多了,再基於《功夫熊貓》的中國元素,合作過程顯得 就非常順利。」與夢工廠的合作談判,不必像上次那樣,耗時半年推介自己,也不再涉及「交叉授權」,甚至在簽署初步合作意向時,雙方都沒見過面,完全是郵件往來,前後約一個月的時間。
對夢工廠的戰略合作預期,周龍也說,和上次一樣,希望在這個項目上投入的錢都賺回來。「夢工廠的授權金,會比變形金剛更便宜。」他介紹,項目投入的金額主要包括授權金、廣告推廣和活動推廣費用。
公司預計,與夢工廠的合作,帶動的產品銷售將達2億元人民幣,將在旗下2000家以上的店鋪做相應的推廣。作為授權方,夢工廠則希望接觸美邦在國內的平台,讓準備上映的《功夫熊貓2》等知名角色形象,從大銀幕上走進千家萬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