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法新社孟買) 以寶萊塢(Bollywood)之名享譽於世的印度電影工業,若從1913年首部黑白默片《哈里許昌德拉國王》算起已發展近一世紀,如今每年產值達18.5億美元。然而,象徵寶萊塢昔日榮光的電影公司所在地已繁華不再。 催生印度電影工業榮景的孟買之音公司(Bombay Talkies),是首家使用北印度語的電影公司,成立於1934年,在鼎盛時期雇員高達5,000名,是1940年代亞洲最大的電影公司,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並成就了庫馬(Dilip Kumar)、拉尼(Devika Rani)等多位演員傳奇的大銀幕生涯。
然而自聯合出資人萊伊(Himanshu Rai)逝世後,孟買之音開始走下坡,最終於1954年倒閉。此後,象徵著寶萊塢舊日榮光的這家公司所在地,成為木匠、技工的聚居地。近年來,三場大火更 使該處成為一片廢墟,僅留下1949年電影《Mahal》中一幕殘破不堪的場景。
79歲的葛利(Ismail Mohammad Gauri)回憶起當年孟買之音最風光的日子,不禁潸然淚下。他在孟買北郊的電影工業重鎮馬拉德(Malad)長大,即當年孟買之音所在地。
當時電影公司外成排的轎車、偶然得見的明星風采仍歷歷在目。他指向遍地瓦礫和垃圾的荒煙蔓草處說:「看到這個地方現在的樣子,感覺就像我記憶中的一切不曾存在。」
昔日的電影工業重鎮如今以電話客服中心更為人所知。從前的老員工潘迪(Kamlesh Pandey)說:「沒有電影人會來參訪,連片廠還殘存著也沒人知道,這個地方已經埋藏在電影工業的過往之中。」
然而自聯合出資人萊伊(Himanshu Rai)逝世後,孟買之音開始走下坡,最終於1954年倒閉。此後,象徵著寶萊塢舊日榮光的這家公司所在地,成為木匠、技工的聚居地。近年來,三場大火更 使該處成為一片廢墟,僅留下1949年電影《Mahal》中一幕殘破不堪的場景。
79歲的葛利(Ismail Mohammad Gauri)回憶起當年孟買之音最風光的日子,不禁潸然淚下。他在孟買北郊的電影工業重鎮馬拉德(Malad)長大,即當年孟買之音所在地。
當時電影公司外成排的轎車、偶然得見的明星風采仍歷歷在目。他指向遍地瓦礫和垃圾的荒煙蔓草處說:「看到這個地方現在的樣子,感覺就像我記憶中的一切不曾存在。」
昔日的電影工業重鎮如今以電話客服中心更為人所知。從前的老員工潘迪(Kamlesh Pandey)說:「沒有電影人會來參訪,連片廠還殘存著也沒人知道,這個地方已經埋藏在電影工業的過往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