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黑天鵝>導演:電影故事要講得有理

人民網-《人民日報》達倫‧阿羅諾夫斯基,這個名字在電影《黑天鵝》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前,大多數中國觀眾都很陌生。《圓周率》、《夢之安魂曲》……他的一係列電影,大多數中國觀眾現在仍很陌生。

    他是個怎樣的人,是個怎樣的導演?走近他,讓我們彼此從陌生到熟悉。 

    首屆北京電影季,星光璀璨。41歲的美國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並不一定水平最高、成就最大,卻風頭正勁、最受追捧。
    4月25日,北京飯店。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沒有丁點兒人們固有印象中的“大腕”派頭,相反,十分沉穩低調,自然隨意。
    “我不知道這部電影在世界各地贏得讚揚的具體緣由,但作為電影人,我很明確要拍一些個性化的故事。”他說。
    的確,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執導的《黑天鵝》講述的是一個精神分裂者的心靈探尋故事。這樣小眾的、個性化題材,卻收獲數億美元的票房,以及很高的美譽度。雖然,《黑天鵝》最後僅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但“黑天鵝”的旋風,已經吹拂全球電影市場。
    不少導演,也都會強調自己的個性化。在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看來,個性化的故事,首先得是個故事,“個性化應該是有理由的。否則,沒有來由地就去講一個你自認為個性的故事,那是不行的。”所以,他很注重把故事原創性與普適性,最大程度地結合起來。
    相對于不少文藝片導演重自我精神的傳達,他對觀眾所期待的“真實性”,考慮得更多。“每個角色,肯定跟創作者有關係。這好比做夢, 夢中的每一個人物、故事,都或多或少有你自己的影子。”他打了個比方,盡管如此,拍電影、講故事,更重要的是,讓每個觀眾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作為一個講故事的人……”他喜歡以這句話,來開啟一個個話題。這倣佛是他對自我最真實的定位。《圓周率》、《夢之安魂曲》……他的一係列電影,單從片名就讓人感到與眾不同。不少人也認為,他大都講一些邊緣群體的故事,呈現人生迷狂、極端甚至陰暗的處境。
    他莞爾一笑,“我比較關注人活著的意義、人生的精神路徑。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時,當佛祖坐化圓寂之時,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這種探尋,是十分有趣的。”關注邊緣,關注極端,“可以讓我們了解,哪些是我們能接受的,哪些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正是他對故事,特別是個性化故事的注重,使得他拍出不少低成本優秀電影,比如《圓周率》只用了6萬美元,《夢之安魂曲》也不過 400萬美元。“對于獨立制作人來說,尋找資金的確很困難。資金不容易到位,會讓制作周期拖得很長。”他坦言,但這也有好處,讓你有充分的時間,去醞釀、 孕育你的作品,把故事講得更好,《黑天鵝》就打磨了近10年。
    當問及是否會嘗試愛情片、喜劇片等商業片時,“有機會當然會。因為我自己也是看好萊塢大片長大的。其實,我也很有幽默感。但不知道為何一路拍下來,卻成了這樣。”他笑道,“但坦白來講,相較于商業考量,我更看重講故事和表演藝術本身。”
    許多人稱譽他為“天才”、“怪才”、“鬼才”時,殊不知他走上電影之路,純屬偶然。“我大學學的是人類學。我很努力,但最後也就得 了個B-。而我室友學的是動畫,看他每天玩卻成績很好。”這讓他很鬱悶。當時,他選了門繪畫課,經常思考如何把三維的世界,轉化為二維世界。這也直接影響 了他觀察世界的方式。隨後,他就想轉係。當時哈佛的藝術院係只有電影和雕塑。他都申請了。但沒考上雕塑專業,于是就學了電影。
    天賦再加上學院派的訓練,使得達倫‧阿羅諾夫斯基能很好地駕馭作品,並使之別具一格。“我做了很多研究,很多電影人都影響了我。” 他說,還包括音樂家、舞蹈家、畫家等。“只要不是過分從商業,而是從個性、人性角度去創作的藝術家,我都願意去吸取營養。”特別是音樂家,因為他們往往不 需要考慮太多商業因素,發自內心地盡情歌唱就可以了。
    談到中國電影,他對內地了解不多,但是喜歡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影,比如王家衛的許多電影。“這次見了許多中國電影人,我們也在考慮,如果有可能,彼此加強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